第(2/3)页 这么多报纸刊登了,再加上那惊人的数字。 就连原本对这些事情不关心的普通人,也忍不住读起这些报道来。 造成的结果之一,就是在今天中午休息时,美国运通公司的股价首次超过45美元,狂长11.1%。 支持这次股票疯狂上涨的理由很简单。 那就是对运通公司“势在必得”的亚伯·史密斯,他都有钱到这种程度。 那他如果真的想要买下运通公司,对他来说不就是一年利润的事情嘛? 他今年一年就可以赚一个美国运通,那他真想买下美国运通的话,岂不是只是签张支票的事情而已? 那不趁着现在多买一点股票,等亚伯过来接盘的时候,岂不是要少赚一大笔钱? 那些股票论坛上的专家们,还有那些股票公司的交易员们,反正是这么对客户们分析的。 市场情况火热,大量的机构也开始小小抢筹。 在史密斯资本今年惊人的利润,被公布出来,引起全美国甚至全世界一片羡慕嫉妒恨的惊叹以后。 买了美国运通公司股票的韭菜们,全都希望在亚伯身上分润一点好处。 可就在大家,都在等着亚伯·史密斯过来接盘的时候。 16日中午。 最新一期,11月16日发布的双周刊《纽约观察家》上面,刊登了一篇杂志对亚伯·史密斯的小型专访。 这篇专访里面,有亚伯·史密斯的授权图片,还是《纽约观察家》这家史密斯旗下最重要的杂志公布的。 这也就意味着,它很可能会透露亚伯·史密斯对运通公司的态度。 得知这一消息以后,所有投资了运通公司股票的人,人手一份疯抢购买杂志。 就让这份杂志在这一期的销量,起码比上期增加100%以上。 事实上专访里也确实透露了亚伯·史密斯,对运通公司的态度。 在专访里面,面对记者“您为什么想要购买运通公司”的提问。 亚伯·史密斯说:“我刚来纽约刚赚到钱的时候,甚至连豪华酒店都不怎么会住。是运通帮了我,它非常优秀的高级客户服务,让我在这方面避免了许多麻烦,节省了大量时间。我想要更好的享受运通在这方面的服务,那我觉得成为它的老板,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。” 记者又提问——“不是因为运通对太平洋银行作用大才收购的吗?” “单纯从这方面考虑的话。我觉得BOK银行、加拿大皇家银行、蒙特利尔银行、加拿大帝国银行等等等,它们有更大的性价比。” “尤其是加拿大帝国银。它在加拿大有900家分行,在美国也有100多家分行。关键是它便宜,它的市值现在只有200亿美元。我要是为了商业互补的话,我觉得收购它,才是太平洋商业银行应该做的事情。因为那样会让我们一下子打开加拿大的市场,成为北美区域性的大银行。” “那您收购运通公司,主要是为了它的高级旅游服务?”记者提问。 “差不多是这个意思。当然了,它是个老品牌。拥有这样一个老品牌,在某种方面也是个很好的选择。” 《纽约观察家》的记者,在小型专访里最后的一个提问是“那您有没有什么话,想对那些投资运通公司股票的投资者说的?” “有。但也只有一句话。” “什么话?” “投资有风险,入股需谨慎。” 采访到这里就结束了。 这篇文章里,《纽约观察家》的美女记者阿什莉,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多个单词,很长。 但其实这次专访根本就没有发生,亚伯只是对大卫·琼斯提了一句话。 也就是专访后面,对投资者劝告的那句话。 其他内容全是阿什莉和总编迪兰,一半瞎猜一半杜撰出来的。 可这篇专访随着新一期《纽约观察家》上市以后。 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内,它就造成了巨大的影响。 在中午美股市场重新开放以后。 上午狂升了11.1%的运通公司股票,开盘之后马上就下跌了1.2%左右。 随后一路向下,等到三点钟左右的时候,今天原本11.1%的上涨,已经只剩下4.5%左右。 换句话说,一个多小时的时间。 因为《纽约观察家》这篇专访的问题,它下跌了快七个百分点。 但之后它下跌的速度就变慢了许多,原因是有专家、大师、精英评论员很快站出来。 他们说这篇专访极可能是亚伯·史密斯,故意放出来打压运通公司股价的。 亚伯·史密斯越是这么做,就意味着他其实越看重运通公司股票! 大家快点买啊,晚一点就没有了。 这些呼声的出现,止住了运通公司暂时下跌的趋势。 但早上那种气势如虹的上涨,也无法重现就是了。 而在专访里,被阿什莉和迪兰乱编一通的那几家银行的股票,在下午开市以后,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上涨。 尤其是加拿大帝国银行,股价一直都很低迷的它,居然一个小时涨了5%多。 这对加拿大帝国银行的股东和投资者来说,毫无疑问是个意外之喜了。 可这时候,这些被点到名的银行,他们原本的投资者们,没一个想在这时候卖股票的。 第(2/3)页